過去十幾年,光伏和風電的成本降低了80%之多,但從全球來看,光伏和風電的應用比例還不到6%。趙天壽在接受《科學導報》記者采訪時認為,造成這樣的主要原因是風、光電供應不穩定,且地理分布分散。抽水蓄能、壓縮空氣儲能等多種儲能設施為解決風、光電的上述問題提供了一種解決方案。然而,抽水蓄能電站需要有山有水、壓縮空氣儲能依賴儲氣洞穴,都對地理條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利用新型電燃料儲能系統可以通過電燃料充電器存貯風能或太陽能,將電能儲存為電燃料的化學能,再通過電燃料電池實現離網或并網供電。這類系統的儲能循環效率高于80%,高效地將光、風電存儲到電燃料中。而在放電過程中,除了實現高效率,還達到了高功率密度。
“電燃料電池峰值功率密度是傳統電池的2倍。”趙天壽強調說,不僅如此,電燃料儲能系統的容量是沒有限制的,是由電燃料的體積大小來決定。電燃料充電站就像煉油廠一樣源源不斷地將可再生能源轉化為電燃料,電燃料電池又可隨時隨地、高效高功率地提供清潔電源。
山西省作為全國首屈一指的能源大省,化石能源的生產和使用依賴度非常高。化石能源急劇減少、經濟發展粗放落后、霧霾也頻繁出現,是山西省現在最真實的情況,在這種被動的經濟發展環境下,只有大力開發儲能技術才能改變惡劣的環境,使清潔能源走上正軌,進一步使清潔能源發電市場化。
山西有義務在能源轉型中進行探索,不斷實踐,做出示范。趙天壽指出,當前,山西要結合自身實際,找準發力點,作出合理的規劃部署。要知道發展儲能技術不是件輕松的事,要經歷一些艱難曲折,要有更堅定的決心,要出臺更有力的舉措。要按照已有的優勢,找準自身位置,搶占一席之地。只有如此,才能將山西清潔能源發展的更完善、更好。